在 AI 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,中小企業面臨的不僅是技術轉型的挑戰,更是領導思維的根本革新。矽谷傳奇創投家 Ben Horowitz 在與知名生產力專家 Ali Abdaal 的深度對談中,分享了六個核心領導原則。這些原則不僅適用於科技巨頭,更是中小企業在 AI 時代求生存、謀發展的關鍵智慧。
一、承平與戰爭:AI 時代的雙模式領導

為什麼中小企業主需要兩副面孔?
Ben Horowitz 提出了一個震撼業界的概念:CEO 必須在「承平時期」與「戰爭時期」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導模式間自如切換。這個理論在 AI 快速發展的當下,顯得格外重要。
承平時期,就像你的公司在市場上穩定成長,沒有立即的生存威脅。這時候,領導者應該像個園丁,給予團隊充分的空間去試驗、創新,鼓勵大家探索 AI 工具的各種可能性。例如讓行銷部門測試 ChatGPT 寫文案,或是讓客服團隊嘗試 AI 客服機器人,這些創新實驗都需要時間和寬容的環境。
但戰爭時期就完全不同了。當你發現競爭對手已經用 AI 自動化整個銷售流程、客戶開始流失,或市場出現顛覆性的 AI 應用威脅到你的核心業務時,這就是戰時。
此時的 CEO 必須像戰場上的將軍,決策要快、狠、準。你可能需要在一週內決定導入 AI 系統的預算,甚至做出痛苦的決定:哪些傳統職位必須被 AI 取代,哪些人力要重新配置到更高價值的工作。
AI 帶來的新戰場
許多中小企業主誤以為自己還處在承平時期,卻沒意識到 AI 革命已經悄悄將市場推入戰時狀態。當競爭對手使用 AI 分析客戶數據、優化定價策略、自動化生產流程時,而你仍以傳統方式經營,這就是典型的「承平思維遇上戰時現實」。
不懂得切換模式的領導者,容易在安逸時錯失 AI 機會,或在危機時猶豫不決而被淘汰。關鍵在於:你必須時刻保持警覺,判斷現在是哪一種時期,並果斷調整領導風格。
二、文化不是口號,而是你的每一個決定

AI 時代的文化塑造更加關鍵
許多企業主以為公司文化是辦公室裡的咖啡機、團隊活動或牆上的標語「創新」、「團隊合作」。但 Ben Horowitz 一針見血地指出:真正的文化體現在「你做了什麼」,尤其是在困難時刻做的決定。
當 AI 改變你的業務流程時,你的每一個決策都在向員工傳遞訊號。假設你有一位資深員工拒絕學習 AI 工具,而另一位年輕員工積極擁抱 AI、效率更高,你會怎麼做?如果你容忍那位拒絕改變的資深員工,只因為「他年資深、人很好」,那就等於告訴全體員工:「年資比創新重要」。反之,若你積極培訓並提拔擁抱 AI 的員工,你就在建立「持續學習、擁抱改變」的文化。
用行動定義你的 AI 文化
在 AI 快速演進的時代,文化的本質體現在選擇上:
- 你是否願意投資讓員工學習 AI 技能?
- 當 AI 可以取代某些工作時,你會直接裁員還是重新訓練?
- 當有人提出大膽的 AI 創新時,你會鼓勵還是退縮?
這些決定,比任何「我們重視創新」的口號都更真實。你的行為,就是公司文化的真實樣貌。特別在 AI 變革的當下,員工都在觀察領導者的每一個選擇。
三、CEO 是首席故事官:用願景驅動 AI 轉型

為什麼故事在 AI 時代更重要?
在技術快速變化的時代,員工很容易迷失方向。今天學 ChatGPT,明天用 Midjourney,後天又出現新工具。如果沒有清晰的故事把這些變化串連起來,團隊只會感到疲憊與困惑。優秀的 CEO 必須成為公司的「首席故事官」。你需要清楚闡述:
- 我們為什麼要導入 AI?(不是為了跟風,而是為了更大的目標)
- 我們要去哪裡?(五年後,AI 成為核心能力後的公司願景)
- 為什麼這件事重要?(我們如何用 AI 為客戶創造價值)
從技術到意義的轉化
別只告訴員工「我們要導入 AI 客服系統」,而要說:「我們讓 AI 處理重複問題,釋放客服時間去解決更需要人性與創意的挑戰」。這樣的故事,能讓員工理解並相信轉型的意義。當員工找到意義,就會主動投入學習與適應,而不是抗拒改變。
四、創辦人思維:用第一性原理思考 AI 應用

為什麼創辦人是最佳 AI 策略師?
雖然市面上有許多 AI 顧問與專業經理人,但 Ben Horowitz 認為創辦人往往才是最適合引領 AI 轉型的人。因為創辦人對產品、市場、客戶有最深刻的理解,能從根本出發思考問題。專業經理人可能會說:「根據麥肯錫報告,我們該這樣導入 AI。」但創辦人會從「第一性原理」出發,回到問題的本質。
什麼是第一性原理思考?
第一性原理是問自己:
- 我們的核心價值是什麼?
- 客戶真正需要什麼?
- AI 如何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這個價值?
例如,傳統製造業老闆不應盲目建立「智慧工廠」,而要問:如果核心競爭力是快速交貨,那 AI 就該用在優化排程與物流;若是客製化能力,那 AI 應該強化設計與生產靈活度。從本質出發的思考,能讓企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AI 應用路徑,而非盲目跟風。
五、建立復仇者聯盟:招募 AI 時代的超級英雄

拋棄「全才」迷思
許多中小企業主想找「平均而穩定」的人才,但在 AI 時代這是錯誤的。因為 AI 本身就是平均值機器,如果你的團隊也只是平均,那就沒有競爭力。Ben Horowitz 強調:企業成功的關鍵是「超能力人才」,而非完美個體。
AI 時代需要的超能力
在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,中小企業需要這些角色:
- AI 實驗者:熱衷嘗試新工具、快速測試可行方案。
- 資料詮釋者:能從 AI 數據中發現商業洞察。
- 人機協作設計師:善於設計人與 AI 的協作流程。
你的目標不是建立「平均」團隊,而是組成像「復仇者聯盟」那樣互補的超級團隊。AI 時代的關鍵,是讓技術、業務、創意與溝通人才協作共進。
六、擁抱掙扎:AI 轉型的必經之路

The Struggle 是什麼?
在著作《什麼才是經營最難的事?》中,Ben Horowitz 提出「The Struggle」──
指的是企業家在創業或轉型過程中,面對焦慮、懷疑與不確定的時刻。對 AI 轉型中的中小企業主而言,這再真實不過:
- 投入大筆預算導入 AI,卻不確定能否回本;
- 員工抗拒改變,不知該強推或緩導;
- 技術更新太快,三個月後的選擇可能過時;
- 競爭對手似乎總是走得更快。
掙扎不是失敗,而是成長
Horowitz 認為,掙扎是每個真正轉型者的必經過程。重點不是如何避免掙扎,而是如何穿越它。
- 承認掙扎的存在:不要假裝一切正常,分享壓力反而能獲得支持。
- 從掙扎中學習:每一次錯誤都是寶貴經驗。
- 保持長期視角:AI 轉型是三到五年的持續過程。
今天的困難,是明天競爭力的養分。唯有經歷掙扎,才能鍛鍊出真正有韌性的公司與領導者。
AI 時代的領導智慧

Ben Horowitz 的六個領導原則,來自矽谷最頂尖 CEO 的實戰經驗。對中小企業而言,這些原則構成了一套清晰的領導思維框架:
- 在承平與戰爭間靈活切換;
- 用行動而非口號建立文化;
- 用故事凝聚願景;
- 以第一性原理思考 AI 應用;
- 招募擁有超能力的人才;
- 勇敢擁抱掙扎與不確定。
技術可以被模仿,但領導智慧無法被複製。當你把這些原則內化成自身的領導風格,你就為企業打造了長期的競爭優勢。AI 革命已然來臨,問題不在於「要不要改變」,而是——你準備好用什麼樣的領導智慧,來引領這場改變?
延伸閱讀:
AI 經營管理 3 大心法與 5 大實戰策略:如何將裁員危機轉化為企業升級的黃金十年?
AI 經營管理的 7 大評估指標與 3 個避坑指南
給中小企業主們:AI 寫程式自動化這陣風跟不跟?
想知道更多關於 企業數位轉型、如何導入 AI 和 成功實施 AI 導入策略 的方法?我們的團隊將為您量身打造適合的解決方案。讓我們協助您邁出數位轉型的第一步!請參考:AI 應用學院 或 airabbi 企業 AI 培訓。
想瞭解更多企業 AI 數位轉型的細節?歡迎與我們聯絡,請點擊下方 LINE 連結:





